18018742022

星轨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

阅读 622次发布时间:2022-09-07

典型数码单反相机提供的最慢快门速度约为30秒,这对于大多数创意摄影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但是当你需要在弱光环境下对特殊主体进行一些创意拍摄时,可能还是会觉得曝光时间不够。比如拍摄天体,拍摄像白天一样的黑夜等等,今天深圳PS修图培训就为大家提供星轨的拍摄前和后期处理。1.jpg

  一、设备的选择

  用B灯泡拍摄流星轨迹不需要很高的设备,只要数码单反相机和广角镜头即可。

  EOS60Da是天文摄影的专用型号。配备新型低通滤光片,透过率约为EOS60D的3倍;更好地再现天体细节和光线的微妙变化,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让我们捕捉到美丽的星云和其他壮观的宇宙场景。

  拍摄星轨还需要一个广角镜头。使用广角镜头不仅可以轻松将北极星纳入镜中,还可以将更多更大的同心星迹融入照片中。

  必不可少的配件:三脚架、快门线、手电筒、指南针等。三脚架用来固定机器长时间不让机器移动,快门线用来锁定快门(定时器释放,最好有线,如果有遥控器,也应该使用有线连接,因为长时间曝光,使用遥控器容易信号中断),在黑暗中使用手电筒照明准备拍摄,指南针可以让你确认镜头中星星移动的方向。

  二、拍摄地点及时间

  最佳位置:你需要找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以避免光污染。找一个合适的前景,最好稍微向上拍,以免地平线附近有强烈的光污染,拍天顶比较明显的星星。注意郊区的天气晚上很冷,所以要注意防寒。

  星轨拍摄一般建议在手指看不到的地方进行,这样的环境一次曝光就可以完成。在明亮的环境下拍摄时,一定要单独拍摄,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曝光时间,拍摄后在PS中组合多张照片。建议以RAW格式拍摄,并在副拍前检查直方图的亮度分布,确认实际拍摄。

  什么时候拍星轨,拍前一定要知道。如果在晴朗的夜晚月亮太亮,它会遮住星星的光。因此,一般建议选择没有月亮的时间。月亮通常在农历23日午夜升起,不会延迟到农历30日。黎明刚刚升起。初一到初八这段时间,从傍晚开始变化到午夜。农历正月三十和初一,几乎整夜都看不到月亮。因此,一般在农历二十三到八日是拍摄星轨的好时机。此时在晴朗的夜空中,因为没有月光的干扰,星光会很亮。

  露水:潮湿的夜晚容易结露水,摘掉uv,安上遮光罩都可以有效防止镜片结露水,不同的镜头,结露水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可以适当选用。如果天气比较潮湿,就要小心定期检查一下镜头是否结了露水。如果实在太潮湿,就不要拍摄,以免损伤相机和镜头。

  三、拍摄方向的选择

  拍摄方向决定了星轨在画面中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心中的影像要事先确定拍摄方向。对着正北方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星运动轨迹、而对着正东正西方向拍摄同样可以得到扇形的运动轨迹。

  如果想拍摄星星转圈的效果,需要把北极星拍摄到构图范围内。北极星在正北方,通过北斗七星和仙后座都能够找到,如图所示:

  如果无法找到北极星,那么就用广角对着北方拍,就没问题。南半球的朋友们就正相反了,需要往正南方拍摄,而南半球也没有一颗北极星类似的可以指引位置的亮星,只要对准方向就好了。

  四、对焦方式的选择

  采用全手动对焦,如果想表现前景的精确对焦,可以使用手电筒照亮前景来进行对焦;而在景深范围许可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对着无限远来对焦。

  拍摄前可以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和使用高ISO方法先进性试拍,并回放查看对焦与构图,确定好后把ISO调回到100—200之间,正式拍摄时间尽量使用大光圈,因为大光圈可以把星星拍摄的更明亮。一般建议前景保留1/3的画面,其他留给天空。

  对焦:漆黑夜空想获得星空的准确对焦不容易。而单纯的手动拧到无穷远的方法也未必就管用。中高端机身的中央对焦点是比较强大的,可以对着金星、天狼星等最亮的星星完成自动对焦。一旦对上焦之后,就要在对焦标尺上记住位置,下次就可以手动拧到此处了。对于低端机身无法对星星完成聚焦的,可以提前长个心眼,在有月亮的时候对着月亮完成聚焦,然后记住位置。或者对着很远处的灯光完成一次聚焦,然后拍一张星空看看焦点准不准。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就只能手动拧到无穷远,然后稍微往回一点,然后试拍校正焦点。

  五、曝光量的控制

  因为星光很暗,曝光时间会很长,曝光时间一般在20分钟至一小时,如果时间段的话星星的轨迹不会很长,亮度也不够,如果时间太长的话,星星的轨迹会太长而且会比较杂乱,最好的曝光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为最佳。要注意的是,星轨照片的拍摄如果缺乏内容与意境的表达,星轨拍的再粗再亮,也只能算是星轨资料片,而不能称之为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