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8742022

光圈到底是什么?它会对成像造成怎样的影响?

阅读 770次发布时间:2023-02-06

无论你是否对摄影感兴趣,你都可能听说过主题突出、背景模糊、夜景拍摄这些词。其实这些都和一个摄影参数密切相关,那就是光圈。现在手机厂商在宣传自家产品的拍摄性能时,也会说大光圈镜头的夜景更出众。那么光圈是什么呢?会对成像有什么影响?

1.jpg

  第一个问题:光圈是什么?

  简单来说,光圈就是控制光线进入镜头的装置。想增加光通量就增加光圈,想减少光通量就减少光圈。光圈由多个重叠的光圈叶片组成。通过调整这些叶片的分散和聚集,可以调整孔径大小来控制光通量。

  光圈用英文字母F表示,F=镜头焦距/镜头光圈直径。需要注意的是,F值与光圈大小成反比,即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小。常见光圈值有f1.4、F1.8、f2.0、f2.8、f4.0、f5.6、f8.0、f11、f16、f22。

  第二个问题:光圈在成像中的作用是什么?

  1.调整曝光

  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单位时间的光通量。大光圈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线,小光圈可以得到更少的光线。在光照条件和快门速度相同的前提下,如果想让照片更亮,需要用大光圈拍摄,如果想让照片更暗,需要用小光圈拍摄。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照片在强光下曝光过度,需要适当缩小光圈进行拍摄。但在室内、夜间等光线较暗的条件下,需要使用大光圈,避免照片曝光不足。在光线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要获得相同的曝光,大光圈曝光时间较短,即快门速度较快,小光圈曝光时间较长,即快门速度较慢。更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有效地稳定图像,更好地定格精彩瞬间,所以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用大光圈拍摄。

  2.控制景深

  光圈除了控制进光量,还有一个控制景深的功能。景深是指一张照片中清晰图像的范围,光圈大小的变化会改变景深。

  3.f2.8-F16光圈景深的变化

  大光圈拍摄时,会得到更浅的景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景虚化。拍摄人像、静物等时。那需要突出一个主体,你应该用大光圈拍摄。拍摄风景、多人照片等题材时,因为画面中的元素需要清晰,所以要使用小光圈,以获得更大的景深,这个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光圈对成像的影响。

  第三个问题:什么时候用大光圈,什么时候用小光圈

  由于大光圈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所以在室内、夜间等弱光环境下拍摄,需要使用大光圈,既能保证正确曝光,又能缩短快门时间,获得准确清晰的照片。另外,大光圈拍摄可以获得浅景深。拍摄人像、静物、花卉等需要尽可能突出模糊背景的照片时,就需要使用大光圈。

  人像类的被摄体往往用大光圈拍摄,以突出人物,并能有效屏蔽杂乱的背景,在拍摄风景、合影等照片时,我们需要画面中不同位置的所有元素都清晰,所以需要用小光圈拍摄,以获得更大的景深。另外,在强光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照片不曝光,我们需要降低进光量,所以使用小光圈拍摄。

  由于卡口的光圈、镜片结构、光学折射、镜片工艺等原因,镜片中心的光学质量要优于镜片边缘。光圈越大意味着更多的光线穿过镜头边缘,反映在照片上就是锐度低、暗角、色散等。所以很多情况下,镜头的最佳成像不是在最大光圈的时候,而是缩小一两步的时候。

  当然并不是说光圈越小成像越好,因为光的衍射等问题,进一步缩小光圈后分辨率会下降。所以买了镜头之后,一定要多拍照多观察,逐步了解这个镜头什么样的光圈才能达到最佳的画质,以及它的光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