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技巧:将主体添加到屏幕上
很多有经验的摄影师都会感叹:“要是有人路过就好了!”事实上,他们觉得画面缺乏主题。必须认识到,构图合理的画面基本上是由主体和伴随体组成的。只有伴随的身体,没有主体,画面会显得邋遢,毫无头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主动将主体引入画面,通过等待或后期合成。
第二招:为主体加前景
有时我们已经发现了明确的主体,但觉得拍摄下来似乎价值又不大,到底要不要拍呢?其实,只要通过某种技巧,为这一主体找一个合适的陪体,主体就马上显得活力四射了,实施过程中关键要考虑好主陪体关系的协调性,要认识到,只有主体没有陪体,主体会显得孤单、枯燥、无味,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陪体来进行衬托。实践证明,在主体周围的现实环境中寻找合适的陪体,将会产生更自然、更合理的画面。至此,我们应该更清晰地认识到,摄影不仅是粗中取精的减法,也是化孤单为丰满的加法。
第三招:为主体加背景
陪体可以是前景、也可以是背景,有时候我们发现了合适的主体,不知道怎样表现的时候,可以围着它绕上一圈,并变换角度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您会发现,背景在不断变化,画面的整体效果也在不断变化,经过综合分析,您会选择到一个最合适的背景用来衬托主体,单拍摄这一丛花,很孤单、很乏味,也太常见,而经过观察选择了典型环境作为背景,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为了不使背景太多而淹没主体,拍摄中用广角镜头贴近主体,将主体放大的同时,也取入了广阔的背景,最后还对周围进行压暗,以进一步突出主体。
第四招:为实境加虚境
画面如果全实、全清晰,容易一览无余,限制读者想象力的发挥。摄影家常引入云雾、烟雾等元素遮挡虚化画面,使内容更加深远。实际上,虚的引入增加了画面的内涵,这是因为,虚实相生这一规律发挥了作用。画面的内容可分为实境和虚境,实境是看得清的部分,虚境是看不清的部分,只有实境没有虚境,会一览无余,没有想象的空间;只有虚境没有实境,会无所寄托,令人不知所云。虚境和实境互相呼应下,实境变得言有尽而意无穷,虚境变得表意明确且悠远深邃。
第五招:为暖调加冷调
自然界的色彩纷纭复杂,如果直接照搬地记录下来,追求色彩还原,不一定能成为作品。于是,艺术摄影中,取与舍被认为是彩色摄影控制色彩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例如,摄影家在他的照片中,为了烘托主题,渲染气氛,常常加重某些色彩的表现,而对其他颜色予以削弱或舍弃,虽然表现出的颜色与客观景物的颜色并不一样,彩色还原不那么真实,确使作品增添了气势与韵味。如右面这幅作品,后期处理中,通过局部处理强化了水面和天空的冷色调,相当于加入了蓝色调,与低色温下的暖色调的大桥形成鲜明对比。
第六招:为平淡加反差
在阴天等散射光下,光线非常柔和,景物的层次也比较丰富,但往往画面的反差不够,明暗的跳跃不足,不利于突出主体,整个画面风格趋于平淡。如果想要超越这种平淡,就需要主动地寻找能够形成反差的主体以及陪体,以构成画面。如左面这幅作品,把处于阴影中的暗色树干取入作为前景以增加反差、中景、远景都自然地处于散射光下,画面中最关键的主体部分――人物,也经过了种种推敲,在这里等待拍摄了许多组人物。
第七招:为平静加灵动
带有动势、动感的画面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内容联想。动感的画面比静态的写实更加富有灵性,在抒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婉约。这正是众多摄影师喜欢用慢门为自己的照片加入动感的原因。在白天,即使把感光度降到最低,光圈缩到最小,快门速度也可能不够低,可以考虑配备减光镜(ND滤镜)来实现慢门。一般来讲,1/15秒的快门速度,可以把正在走路的人拍虚,而动作幅度较小的人或物依然会比较清晰,这样有利于形成虚实对比的效果。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快门速度,大家不妨尝试使用,并练习使用其他慢门速度控制动感的幅度。
第八招:为多数加少数
摄影中有一条很实用的技巧,叫做多与少的对比,就是当您发现多数量的人或物成为一个整体时,单独拍摄又觉得乏味时,可以考虑引入一个少数量人或物,与之形成对比。通过多与少的形式对比,会产生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较大反差,使人的目光情不自禁地在二者之间游移,在观看中,读者会不自觉地联想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感能够有力地表达主题。
第九招:为画面加细节
在纪实摄影中,非常注重画面细节的表现,尤其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细节,或对主题有辅助说明作用以及装饰作用的细节。比如拍摄人物时,我们可以观察人物衣服、鞋、帽的细节,人物所在的环境中与人物有联系的细节。判断各种细节是否有意义,并用合适的镜头焦距和拍摄位置把需要的细节取入画面之中。纪实摄影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随意添加,但通过合适的镜头与视点基本上可以实现我们增加必要细节的构图要求。
第十招:为画面寻呼应
呼应就是指画面中主要元素之间的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它与各种构图要素都有关系,它可以利用光、影、色调、位置以及物体的几何形状、大小各异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画面整体布局达到有秩序、均衡、并有整体凝聚力的效果。实践中,在安排画面构图时,可为主体寻找与之呼应的陪体,使画面形成内部及外观的有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