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焦成像,顾名思义,就是拍照的时候,画面焦点以外的地方都是模糊不清的。你可能见过很多模糊效果柔和漂亮的照片,但是你没有掌握离焦成像的核心技巧,(而且你可能还在吃土买那些贵镜头),很难拍出优秀的照片。牢记在心,多加练习,就能拍出理想的照片。
一、使用更大的光圈
很多人都知道光圈最大(光圈值最小)时景深最浅。如果一开始无法控制光圈大小,可以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把光圈设置到最小值,然后关注其他参数和其他东西,依然可以最大化模糊效果。
但在拍摄远处的景物(如山川、巨大的建筑)时,即使光圈处于最大,通过镜头看到的景物景深也是最深的,即镜头前的物体都是清晰的。
二、镜头离主体更近
相机本身没有预设的离被摄体最近对焦距离的提示,需要摄影师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控制最佳物距。当然,就像用眼睛看物体的原理一样,被摄体离镜头越近,相机的景深会自动变得越浅,看到外面的物体时模糊效果就越明显。
三、尽可能加大被摄体与同伴的距离
在杂乱的环境中拍摄时,如果同伴的位置离被摄体太近,虚焦效果可能不明显。在手动对焦中,甚至会因为两者距离太近,发生对同伴的错误对焦。一方面为了让画面更加干净整洁,另一方面为了让除了主体之外的配体虚化效果更强,摄影师要尽量加大主体和配体的距离。
例如,当一个人靠近一棵树时,树和树叶可能不会完全失焦。但如果人和树的距离比较远,观看者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在人身上,树会和背景融为一体。
四、选择焦距更长的镜头
如果你的拍摄对象和相机之间的距离不变,那么使用更长的焦距肯定会使景深变浅。与焦距较短的镜头(如24mm)相比,焦距较长的镜头(如200mm)的效果是主体与伴侣更加分离,以突出主体的表现力。人像摄影,长焦部分拍出来的照片人物会更突出。在风景摄影中,短焦距拍摄的照片、建筑物或风景会更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
五、选择闪亮的前景或背景
除了模糊的图像,焦外模糊图像也可以被发出闪光点的物体模糊。在被摄主体的前景或背景中加入这样的小灯,也会让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综上所述,大光圈,长焦距,合适的形状和距离的陪伴,才是焦外成像照片的关键。掌握了这几点,你的照片会更容易得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