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看电影或照片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画面的背景虚一点,或者说有的画面从虚到实或从实到虚有一个过渡(虚实变焦),这里的虚和实其实就是指的景深。
那么景深是什么?
景深指的是摄影机对焦点前后相对清晰的成像范围,在对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都能形成清晰的影像,这一前一后的范围,就叫景深。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景深方面的知识,学会景深并且运用得当的话,不但可以提升画面质量,还可以拍出朦胧美,把不好的背景也变得有趣。光圈、镜头的焦距以及相机与被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
一、光圈。
1. 光圈越大,得到的画面景深就越浅,也就是所谓的背景越虚,所得到的画面也会更干净,而且被摄主体会更突出。
2. 光圈越小,画面的景深就越深,往往能看到更多的画面内容,场景的信息也容易交代的比较清楚。
二、焦距。
1.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深,镜头实际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2. 摄影机距离被拍摄的主体越近,画面的景深越浅。离被拍摄的主体越远,画面的景深越深。
三、景深距离。
1. 景深比较深的时候,由于能看到更多的画面信息,它常常用于演员的调度、多人同时进行表演等场景。
2. 浅景深虚化了背景,让杂乱无章的画面看起来更加干净,这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做法。
在浅景深时,虚实变焦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它能起到强调被摄物体主题的作用,让观众的注意力定格在画面最实在的部分,同时画面也会变得有一种朦胧美,更吸引人!
很多摄影新童鞋都是刚了解景深的,在拍摄之前,还是要提醒大家一点。在摄影圈也有一种病叫做景深病,很多摄影师喜欢在拍摄时把绝大多数的作品画面都虚掉,觉得这样有一种朦胧美,在这里还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拍摄,虽然这种东西没有什么大原则,但是尊重自己拍摄的东西应该就是对摄影最好的热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