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8742022

摄影后期的裁图小技巧让你的作品变废为宝

阅读 953次发布时间:2018-07-25

当拍摄到的作品构图、光线、主题不合宜时如何在后期对照片进行裁剪呢?要知道合宜的画幅调整不仅不会破坏原本的构图,反而会为画面表达增色不少,甚至起到扭转乾坤、变废为宝的作用。

1、主体不明确

大多数摄影师都不会在一张照片中放太多影响主体的元素,但是拍摄现场有时是不可控的,那么拍摄中带进的多余的元素使主体发生偏差时要怎么解决呢?可以通过后期裁剪来移除画面中那些分散欣赏者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元素。

如何判断哪些是不必要的呢?当回看照片时,记得先问一下自己:“一开始拍摄这张照片的意义是什么?我到底想要通过照片表达什么?”想清楚后,就可以对照片的画幅进行调整了,以便更好地突出主体,将画面所要传达的信息清楚地表现出来。

2、使用途径

摄影作品经常会有多种不同用途,有的用于销售、有的需要打印输出、有的则会在社交网络进行分享。特别是如果你计划售卖你的摄影作品,那考虑作品将会被用在哪里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比如说一张主体在画面中间部分的照片,就不适合刊登在一本对开内页设计的杂志上,因为杂志的中缝会正好落在画面的主体上;如果你的照片不是竖构图,那它则不适合用在杂志的封面上。此外,你也需要思考一下当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并以缩略图的方式出现时,它的画幅或构图是否恰当。

3、内容不足

虽然多数情况下裁剪照片是为了突出画面中的某一部分,不过有时反其道而行之,在画面中展现出更多内容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便图片能够得到更多的背景,从而将整个故事诠释完整。这种情形通常会发生在风景照上,或者是环境人像中,这种照片比较倾向于交代清楚主体的周边环境。然而,在追求“多”的同时,也不应忘记构图最好依旧要遵循某个原则,并且还要能够清楚地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