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构图是照片的骨架,但骨架的作用到底在哪里?骨架支撑起人,而构图能支撑起画面。只有当构图和具体的景象结合,并吻合拍摄需求时,画面才会因为构图而美。
那么,构图是怎么支撑起画面的?
今天深圳摄影培训就带你一起来解析一下:
引导视线
构图的最基本作用,是主动地引导观众视线。
什么叫“主动引导观众视线”?
绝大部多数观众的第一视觉落脚点,都是在画面纵深处;只要稍微改动一下,大家的第一视觉落脚点就会完全不同。也就是说,画面拥有两个层次。
无论是前景构图,延伸线构图,透视构图或者渐变构图,实际上都是在起着这样一个作用,而摄影师则可以通过他的构图,来影响观众的观测顺序和观测层次,主动引导观众视线。这就是“构图能主动引导观者视线”。
分清主次
有时候,仅仅告诉观众“该怎么看”还不够,还要告诉他们:注意了,这幅作品的主角是这个!
一幅作品的主次之别完全是由摄影者决定,也就是说,摄影师能通过构图去决定主次内容,让观者记住哪些信息,然后过滤掉哪些信息。
表达情绪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构图,能表达出大不相同的画面情绪。
还是举例说明:倾斜构图,能加剧画面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人的心理,这也就是构图的第三个作用:传达情绪。
你要告诉观者:我这幅图片想传达的是喜悦,是悲伤,还是落寞。画面内容是情感的一部分,而构图亦是如此。
再举一个例子:一幅纯风景图,表达的是自然的美,没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那如果在画面中加进一个小小的人呢?
加进一个小小的人以后,不仅能迅速吸引观众的视觉焦点,整个画面还颇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
你到底是想要传达自然之美,还是苍茫寂寥的感觉?构图可以帮你。
运用构图时,你应该思考的是:我是要引导观者去看图?还是想要告诉观者这幅图的主角?或者是想通过构图向观者传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