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8742022

旅拍负空间构图思维技巧

阅读 841次发布时间:2018-10-17

  在一片风景中展现人物,越是想要得多,越是不容易表达好。


  利用“负空间”的构图手法“去繁化简”,是个很好的办法。


  负空间构图的画面内容不多,但并不意味着整体美感的缺失,或是信息量不足。事实上,负空间往往会让主题更加鲜明,画面更有意境,而且能引发观看者的无限想象。


  本文以摄影师Jack实拍作品为例,介绍了这种旅拍构图的思维技巧,供同行参考。


  旅拍负空间构图思维技巧


  光圈:f/3.5,速度:1/640s,焦距:70mm,ISO:200? 夏季的冰岛会出现极昼现象,这是6月中旬凌晨1点的光线,太阳从西面斜射过来,角度很低,刚好能照到这个位置。这样的大场景只能利用纯自然光,要把握好机会,光线转瞬即逝。


  – 知识点 –


  ☆ 什么是“负空间”?


  “负空间”是建筑和设计领域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一种手法。简单来说,负空间就是物体之间的空间,在画面中的作用类似于国画里的“留白”。在摄影里,正空间指照片主体,通常也是相机对焦的区域;负空间则是除了主体之外的画面空间。通常,我们用大面积的负空间,来表现主体的孤立状态。


  ☆ 负空间构图有什么优势?


  在人像摄影实践中,我们总是想运用各种构图手法来表现和烘托人物,恰当地利用负空间技巧来创作,会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画面更有意境,可以有效地唤起构图的结构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


  ☆ 负空间构图应该注意什么?


  人物所占的画面比例、位置,以及与背景空间的反差度都需要仔细考虑。通常来说,负空间构图的人物比例都相对较小,否则负空间效果不明显。空间环境要求“干净”,色调、元素尽量单一,以便于突出主体。同时人物的动作幅度和形体姿态要格外考究。


  一、在极简环境中,突出人物、突显意境


  最常见的负空间构图,往往选择单一色调和形式的背景,可以是雾气、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